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渡过 · 咨询师专栏】无力感——青春期的自我割伤

渡过作者 渡过 2022-06-06
伊林/文    张进/图


01   

青少年最初的、冲动性的自我割伤,最有可能是起到交流功能。因为对自我伤害最震惊的,可能是青少年自己和周围的人。

最初的割伤症状,是努力”划开”一直保持沉默的情感和家庭环境。如果通过割伤的沟通信息没有被接收,而且不能促进环境以某种方式调整,使沟通被接纳,自我割伤就会成为一种纯粹的排他的和潜在的持久行为,意味着涵容和象征的失败。
 
比如抑郁症、焦虑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的割伤,这种割伤,是对自己存在的某种具体的确定,或者想企图使局势保持不变。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,无法设想任何有益的变化,但她们试图坚持下去。她们经历了一种无力感和对自主的需求。割伤不是一种“应对"策略,只是她们被痛苦困住的一种表现。
 
这里描述的是尚未达到静止的、根深蒂固的且保留着潜在希望的早期割伤。青春期以肉体形式(即变化和相关的幻想会导致身体的疏离感)来表达某种情绪,即身体是不同的,是一个客体,是与自我分离的,她们通过割伤来自我伤害的做法,涉及一个关键特征,即身体成为可以被"处理"或被"惩罚"的东西,从而可以通过具体的身体攻击,间接地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情绪。
 
青春期的发展过程,会导致身体成为"无法控制的感情和无法控制的本能冲动的目标和接收器"。根据有效调查,自我割伤行为在女孩中比在男孩中更为普遍;自我伤害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2-18岁。女孩可能更容易割伤或掐伤,而男孩可能喜欢更有攻击性的方法,如自我击打或打墙。
 
与其他强调了消化的生理过程的自我毁灭行为相比,比如暴饮暴食、催吐、饥饿等,割伤更强调了皮肤的意义。

皮肤是早期爱或痛苦的身体/情感接触的场所;皮肤将身体容纳在一起,特别是表现了我们如何被容纳在一起。容纳的中断很容易通过皮肤的破裂来表达。
 

02   

在我的咨询个案中,有一位16岁女孩,通过对她长期咨询所形成的同调体验,我体会到割伤是一种情感上无法表达状态的沟通、涵容和象征的关系。
 
小A被诊断为抑郁症。由于父母工作忙,从小她由奶奶抚养,三岁时奶奶去世了(这把孩子吓的够呛),父母又把她交给保姆带着,直到七岁才回到父母身边。上小学时父母接送,但除了照顾好她的衣食起居,没有更多时间和她交流互动。直到她上初中后,得了抑郁症,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才对孩子百般呵护和照顾。但此时孩子从父母那里已经不能感受到什么。
 
咨询过程中,我感觉到此时的小A,由于小时候的创伤性经历以及先天基因中对情感的迟钝,她的情绪是难过而悲伤的。她似乎想找到家的温暖。于是我和小A设置了我们可以一起玩的游戏。
 
小A: 我觉得,爸爸没有买到我想要的背包,真是太差了。他只看了几家店。
 
我:你觉得他并没有真的很努力,否则他可以找到你最喜欢的背包?
 
小A:是的。
 
我:最重要的是,你妈妈也不在。(停顿))有的时候你不知道你能依靠谁。
 
小A:(点点头,从膝盖上撕下一块伤疤——她穿着短裤。鲜血顺着她的腿往下流淌)。
 
我:?(我感到震惊和惊恐。小A要求去卫生间把血迹清理掉,然后回来)。
 
小A:不结痂的话会不会留疤?
 
我:不结痂是不会痊愈的。你不知道该靠谁,而且还伤害了自己。
 
小A:我并不是想伤害自己,我只是在结痂的时候会这样做。
 
我:但我认为,当一个人感到无人照顾,就像他们很难为自己着想一样,会发生这样的事儿。
 
小A:(点头。她回头看了看这个互动发生时我们正在进行的游戏) 你有三次赢的机会,我没有任何机会。
 
我:我觉得你肯定很关心你能依靠谁。
 
小A:(点头)
 
我:但我并不是说你没有任何机会。其中一个机会就是了解这些事情,和我一起思考。
 
小A:你有iPod吗?我有一些新的音乐,我可以给你播放。我下次会拿我的iPod。
 
此时,我觉得她已经原谅了我说的一些太让她伤心的话,这好像也使她再次对我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有了感受。她已经理解了我说的她的感觉中被忽视的部分,以及她的努力注定会是失败的。
 
小A拔掉痂皮的动作非常突然,让人感觉不到她到底是在夸张还是挑衅,也不觉得她是在有意识地对我表达愤怒。小A自发地在身体上发起了一个动作,在没有任何意识的情况下,似乎完全展现了一种没有被父母皮肤保护且任其流血的感觉。

她的动作也传达了一种感觉,即我的评论让她面临无法控制的痛苦。我说话的时候,并没有感到与她的情绪状态不同步。
 
但是,现在回想起来,她的流血让我意识到,我并没有接触到她的体验中未被调解的部分。我对突然涌出的鲜血感到惊恐,同时也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我造成的。

她的行为表达了她痛苦的原始性,也唤起了我的体验:那是一种我作为“父母”而无意中造成她痛苦的体验。小A的身体行为传达的是———比任何语言都要直接———她强烈未被保护的感受。

我想,她能够感受到,即使我对她的陪伴有距离,但她也能回想我们在一起的感觉。


作者简介:
伊林,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,中国临床心理学会认知行为疗法学员,中美辩证认知行为疗法学员,长期从事CBT取向心理治疗和团体治疗,以及照料者培训工作坊和家庭治疗。渡过CBT疗法及家长社群群主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